汶河恋...[详细]
沂蒙风景...[详细]
书画大家的落款印章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直抒心志,有的怀念故土或心爱之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很多画作的闲章更是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由此可见酒与傅抱石画作的特殊关系。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帝国美术学校,1935年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艺...[详细]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县﹞人。父顾悦之,曾任尚书右丞。 据陈寅恪先生的研究,从顾氏父子名悦之和恺之的情况来看,顾恺之家族是信奉天师道的。《晋书·文苑传》记载了一个传说故事,说顾恺之曾看上了邻家的一个姑娘,施以挑逗未果,便将姑娘的形象画在墙上,用棘 针钉在画像的心口,于是那位姑娘就犯了心口疼的毛病,顾恺之借此更加殷勤于她,等到姑娘从了自己,顾才偷偷将刺取下,姑娘...[详细]
郑板桥是清代名士中最有个性的一位,列于“扬州八怪”之首。他的怪,从一幅“墨竹图”和“难得糊涂”的书法即可看出。那一幅“墨竹图”,从构图上看,颇有独到之处。翠竹分两组纵列,上下顶天立地,犹似散乱的篱笆,此是画竹之大忌。满纸竹竿与竹节,仅寥寥几丛竹叶,可他在竹竿的空隙处又穿插了数行题跋,倒使得画面疏密有致,陡现出一派新奇。他的绘画清朗峭拔,苍劲潇洒,虚实得当,有气冲霄汉之感。另一幅“难得糊涂”的...[详细]
郑板桥为清代知名的书画家,诗词能力更佳,常有绝妙辞令人叹服。一位盐商为了巴结京里来的大官,心想:“若能请知名的郑板桥才子写副六尺大对联,必定光彩异常:”因此就当面向郑板桥提及此事,郑板桥开价一千两。盐商为了要节省开销,要郑板桥打五折。郑板桥二话不说,当场提笔就写,写出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就给了盐商。商人看了作品气势不凡,句子又好,十分高兴,连忙就问下联?郑板桥不慌不忙的说:“跟你说好是一千...[详细]
“兰亭序”不管是拓本或摹本,自古以来书家都十分喜爱。宋代的赵孟頫更是酷爱之。他曾经买到好的“兰亭古拓本”,非常欣喜,乘着船连夜赶回家。不料快到岸时,逢大风浪,船翻覆了,幸好他立于浅水的地方。行李都不见了,他却手持他的“兰亭拓本”,向别人说“兰亭在这里,其他东西都不见了,我不介意”。事后并题了八字于卷首:“性命可轻,至宝是保”,爱惜兰亭到这种地步,真是书坛趣谈。后来的人于是称他的兰亭拓本为“落水兰亭...[详细]
唐开元时,有一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小心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但学过大字书法,希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生,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错。 ...[详细]
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忠正刚正,名重海内。但是因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给。他曾写一封乞米的信给当时的李太保,表明他拙于生产,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了,现在又没米了,感到十分扰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请求救济一些米给他。那种情况实在令人同情。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直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详细]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