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树引书法树引绘画根雕系列画像石展树引文化站内公告绘画学习书法学习书院新闻
树引文化   状元与人才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先生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取得功名,为糊口他不得不以教书为生。然而他的学生却有不少的人考取了状元,俗语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在现实中,考取状元那是了不起的大事,国家重视,自己光彩,功成名就。但考证历史,真正做出巨大贡献的不是这些状元们,而是那些在生活中有志向,能吃苦,勤奋好学的人们。知道蒲松龄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他状元徒弟的人很少。蒲松龄先生一生虽然抑郁不得志,但他以《聊斋志异》留芳千载,而他的状元徒弟们也不过逍遥一时。其实,当今教育,就面临着这一困境,高分低能现象太普遍。

      我非常佩服我们的圣人孔子,他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是无人能及的。他所造就的人才,那可不是用教学成绩就可以衡量的。孔子一人造就三千人才,七十二能人,为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人们世代尊他为圣人实在不过,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全国几千万的老师,如果都像孔子一样,每人为国家培养几千人才,多少个能人,这老师就没白当。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体现了一种博学的思想。孔子是个好问的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体现了一种谦虚的胸怀。

       一句话教育呼唤智慧。教育呼唤智慧的领导,教育呼唤智慧的老师,教育呼唤智慧的学生,教育呼唤智慧的教育思想,教育呼唤智慧的教学方法,教育呼唤智慧的教学评价方法。不再让枯燥的分数束缚了学子们地心灵,不再让无知的人去做学校的领导,不再让贫穷束缚了老师们的手脚,不再让时间挤垮了孩子们的身体,不再让无用的知识充斥课堂,不再让双休变成无休。

我们的现行教育理念是为了培养状元,而不是培养人才。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考试只是对教师的搬运工作的考核,而非对人才的评价。考试名次的排列,也只不过满足部分人的名利欲望。某某考了全县第一名,高兴的不是学生,而是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而打击了大部分人。名次与人才是毫不沾边的事情,却被某些人巧妙的糅合起来,成了他进身仕途的阶梯。请问孔子是第几名?老子又是第几名?庄子呢,韩非子呢。所以有志之士,不图名利,有才之人,不畏苦难。有多大的付出,就会有多大的回报;有多大的贪念,就会有多大的惩罚。

       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似乎也没有排名次,历史是这样陈述的:弟子三千,能者七十二。咱先不说这三千人排名次,光这能者七十二,就够排一阵的。这第一名与第七十二名本来是一个档次的,以经排名,便会出现很大差别。这第七十二名肯定很冤枉,明明都一样,我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呢!现代人都用名次来定人才,而古代人是用“能”来衡量的。人才肯定有差别,但对于特别好的,可以通用“优秀学员”来区分。在当今社会,人才众多,大部分工作需要团队合作,以名次来区分人才,不利于团队合作。其实只用名次来区分学生,是为了好给老师区分名次,这种简单的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严重的违背了教育规律。教育也是一种团队活动,一个学生的成才,要接受十几个老师的教育。如果十几个老师就教这一个学生,该如何给老师排名次呢!国家和教育部门应集体评价教师,不应单个评价。对于优秀教师应给与优秀荣誉称号,但决不能与经济挂钩。因为荣誉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凡为师者,皆有为人师表之自尊,应该平等相待。

        排名次的方式是为了培养状元,是科举制度留下的糟泊;“能者”是孔子留给我们的传统,是划分人才最好的方法。状元只有一个,而社会需要的是大批的人才。学校不应该只照顾智力好的学生,对智力差的学生,也一视同仁,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全面贯彻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达到有教无类,学为中用的目的。

       教育选拔应以优秀为目标,把优秀的学生划分出来。用分数来评价学生优秀,用优秀来选拔人才,而不用分数来选拔人才。这就像竞赛一样,让选拔出来的全体优秀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去拼搏奋斗下一目标。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凡招收的学生一律称为优秀学生。没有名次之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学生全部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同时,老师站在平等的角度去看学生,就会少一些鄙视的眼光。所谓的差生是老师用鄙视的眼光教出来的,这个学生其实并不差,如果这个班只有他一个学生,你看他还是差生吗。这个差生纯粹是用名次比出来的,也是老师教出来的。

        用名次评价学生可以休矣。封建科举等级制度的残留该清除干净了。谁家的孩子不是人才,谁家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是差生!

输入:

Copyright © 2017 山东省沂南县卧龙书画廊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沂南县卧龙路 电话:13375498770 邮编:276300
Email:sdwlsh@126.com 管理
鲁ICP备09027388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